既然朱仝在沧州过得很惬意,那么我们为何要去扰乱他的平静?
人家在沧州没挨打、没受苦、没饿着、没累着。
每天唯一的工作便是当奶爸,当男保姆,给知府家带小孩,不开心吗?
若是李逵给人家带小孩,八成会难受得跳脚,但人家朱仝却是乐在其中啊。
所以……我们破坏别人的幸福,这对吗?
王英看向前方,吴用已经在和柴进商量着具体对策了。
对于吴用和柴进来说,朱仝怎么想不重要,愿不愿意上山也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这是晁盖和宋江的愿望。
晁盖宋江想让朱仝上山,那么他吴用便会不计较手段,想方设法让朱仝上山。
这便是毒士吴用!
此时离盂兰盆会还有五天,柴进便为吴用等人安排了四间客房。
这五天里,有许多事要做。
白天,王英随吴用等人跟踪朱仝和小衙内,又在河边踩点,布置路线,设计圈套。
而晚上,王英则开始窝在房间里,制作一张“人皮面具”。
王英伏在桌子上,旁边还特意多点了一只蜡烛。
光线明亮,工具齐全。
王英拿起一张切好的猪皮,先刻画眼睛、鼻子、嘴唇,再粘黏毛发。
猪皮选的是小猪的腹部皮,那里最嫩,最像稚童的皮肤。
而粘黏毛发的胶水,则用的是鱼胶。
古代没有化学胶水,王英只能鱼骨熬胶,这种胶水虽不如后世的胶水强力,但也能用。
然而制作人皮面具最难的点,还是在于如何将五官勾勒好。
好在王英穿越之前是做游戏的,而游戏是需要原画师、UI设计师的。
所以对于绘画雕塑,他还是知道一点的。
因此王英五天里,废了三十九张猪皮。
一刻钟后,王英腰酸背痛地趴在桌子上,快哭了。
而刚刚制作的人皮面具,像一个丑八怪。
太难了,这人皮面具太难做了。
自己到底还是美术外行人啊,只是经常看画师作画,知道一些基本常识罢了。
如今上手,才知道什么叫——知易行难。
王英的手上还剩下五张猪皮,若是这五张都失败,那王英只能另想它法了。
好苦恼啊。
这时一阵香风袭来,王英鼻尖一动,却见到三娘正皱着眉头,看着桌上那张丑丑的人皮面具。
见三娘过来,王英挤出笑容道:
“三娘,你继续去床上祭炼缚妖索吧,无需管我。”
这几日里,扈三娘对自己制作人皮面具一事,一直不太关心啊。
难道是见我刚才萎靡不振,所以来安慰我?
如果可以的话,王英现在想要一个抱抱。
然而扈三娘英气十足的眉毛微微皱起,她指了指王英的椅子,让王英起身。
王英一时愣神,这几个意思啊?
但下一秒,王英便被三娘拎了起来,放到一旁。
只见三娘坐下后,看了看桌上的工具,便开始复制王英之前的工作。
一炷香后,一个做工精致的人皮面具便做好了。
王英拿起来一看,便发现面具上的刀痕一步到位,胶水粘的很是仔细,整张人皮面具栩栩如生。
只不过这人皮面具的脸,怎么看起来有些眼熟?
王英将其铺在桌子上,便发现难怪这么眼熟,这不是大舅哥扈成嘛。
所以,三娘这是想证明一下手艺?
王英可算是弄明白了,原来三娘不是来安慰人的,而是直接来帮忙的。
好三娘,我真是越来越喜欢了。
不过王英平视着三娘如秋水般的眸子,有些尴尬。
因为他此时才发现,自己是站着的,而三娘是坐着的。
咚咚咚!
三娘又拿了一张猪皮,然后手指轻轻叩着桌子,显然是在催促王英。
叩击声好似在说:亥时了,看你一直做不好,那就我帮你做了,早做完早结束。
王英鼻头一算,有些感动。
此时的三娘,就像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妹妹,看学渣哥哥每天作业写不完,便来帮忙一般。
王英深吸了一口气,然后便道:
“三娘,可记得前两日我们跟踪朱仝时,见过朱仝怀里抱着的小衙内?”
三娘回忆了一下,便点了点头。
她已经明白过来,王英想要做一张小衙内的人皮面具。
于是三娘伏下身子,在猪皮上刻画粘黏起来。
一刻钟后,一张关于小衙内的人皮面具便制作完成。
好巧的手!
王英心里赞了三娘一声,便拿起“小衙内人皮面具”细细察看。
做工依旧精湛,而且这面具与小衙内有八九成相似。
如此一来,应当万无一失了。
三娘看王英捧着面具连连点头,嘴角不由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。
然后她伸了个懒腰,放纵了一下美好的曲线,便站起身来返回床上。
王英见三娘转身,伸手一摸桌上的猪皮、胶水、毛发、面具,这些东西便通通消失,全部被收入进八宝葫芦内。
如今万事俱备,只等明日盆会。
王英心中舒坦,便走到到床边,与三娘一起修炼。
……
第二天,七月十五,盂兰盆会。
受这节日的氛围渲染,整个沧州城里,红红火火恍恍惚惚。
朱仝在知府的府邸内,已经候着一天了,这中间并没有什么要事。
等一直到了傍晚,朱仝见天色已黑,便准备离开。
这时内堂之内,走出一个娇俏的侍婢。
只见她走到朱仝身边,冲朱仝施了个礼,然后笑道:
“朱都头,小衙内今夜要去城里看河灯,夫人吩咐了,你可抱他去看一看。”
朱仝恭谨抱拳道:“小人这就抱去。”
话音刚落,那小衙内便从里面走了出来。
只见这小衙内今天打扮的甚是漂亮,穿着一领绿纱衫,上头作角栓两条珠子头饰,连蹦带跳地从里屋走了出来。
朱仝思虑到今日看河灯,人头攒动,不好观看,便将小衙内一直抱起,然后让其坐到自己的肩膀上。
小衙内小手直拍,高兴的大呼小叫。
朱仝也笑,便肩膀托着小衙内出了府邸,往地藏寺走去。
这沧州城里河灯的最佳观测地点,便是在那地藏寺附近。
地藏寺内,钟声杳远,宝相庄严,僧侣诵经,香客求签。
朱仝托着小衙内,绕着寺庙走了一遭,便来到水陆堂的放生池边。
此时正是一更天,放在后世还不到下午六点。
坐在朱仝肩头的小衙类,嘴里嚷嚷要下去看看。
于是朱仝放下小衙内,便见小衙内兴奋的爬到栏杆之上,嬉笑地瞧别人放河灯。
而朱仝则站在一边,陪侍小衙内。
这时朱仝的后背被人拍了一下,然后袖子又被人拽住。
朱仝眉头一皱,便要转身威压地方。
然而拽着袖子的人,却低声道:“哥哥借一步说话。”
喜欢水浒请回答:我真不想当矮脚虎请大家收藏:(www.woaitushu.net)水浒请回答:我真不想当矮脚虎我爱图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